丰田的制造之魅(二)
营销为王vs 成本制胜
几乎所有的知名营销理论和营销学家,都诞生自美国。甚至美国管理思想认为:企业所有行为,都可以用营销的角度去看待。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地浸入了中国企业界,营销成了最受企业主管瞩目的一块。据调查,中国企业家直接主抓的领域中,除了战略,最多的便是营销。营销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丰田呢?近几年丰田业绩持续飚升,分析师们不断提及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其销售状况的持续提升。但如果你就此认为丰田的成功在于营销,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丰田的思维正相反:销售的改善,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其根源恰恰在于内部管理。
丰田公司资深TPS专家堀(音意同“窟”)切俊雄提出了一个公式。它乍一看是那样浅显,以致会觉得不值一提。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思维,却催生了在全球令人尊敬与学习的丰田TPS管理思想:
企业利润= 市场价-成本
企业的天职无疑就是盈利。而公式等号右边情况是:在信息时代,任何产品的售价从本质上都是由市场决定,而非企业决定。而且,这个价格从长远看一定是持续降低。因此,企业能左右的惟一因素,就只有降低成本!只要企业成本的降低速度,能持续超过产品市场价的下降速度,企业就能始终获取自己的利润,并在竞争中拥有竞争力。
这就是引出了TPS的核心逻辑:“无止境地降低成本!而持续降低成本的关键,是无止境地排除浪费!”所谓浪费,是指企业运营中所有只增加成本而不产生附加值的活动。
日本经营管理标准(JMS,以TPS为核心)专家町野隆美进而指出:持续改善、降低成本,必然会带来三大变化——人员富余、资金富余,和空间富余。而对于人员的节省,丰田的做法不是美国式的裁减“末位”,反而是将其中最优秀的员工调出来,转去开发新的事业。于是,丰田持续改善管理的真正意义,恰恰在于使企业在经营中获得更多的“机会销售额”和更好的现金流。
由此,引出一个丰田TPS管理的核心理念:把所有的Management(管理)都看成Money(钱),也就是把所有的管理行为都与财务挂钩。
而最需要持续消除的成本是什么?丰田认为就是库存。当很多企业认为适量的库存很必要时,丰田却高调提出“库存是万恶之源”!这不仅因为库存占用了大量资金,更主要的在于库存使得管理缺陷得以掩盖。而消除库存,就会暴露这些本来就存在的管理缺陷,进而迫使企业不断改善,并在持续改善中源源不断地培养管理人才。
可量化vs可视化
我们从美国式管理中学到了量化是多么重要,也使得我们的管理人员学会了习惯通过众多报表、众多数字中掌控企业、发现问题。但这也使得由“人”构成的管理,在清晰的同时也变得遥远与隔膜。
丰田在内部管理中,更强调“眼见”的力量。有科学数据表明:在人类认知世界的信息获取中,视觉比例高达87%。因此,丰田致力于将各种生产管理活动,都变得“可视”。在外在表现上,丰田车间内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规格、每一种状况,都基于人性的特点,用“一望而知”的颜色、形状、位置和独具丰田特色的“看板”来区别和显示。而其内在逻辑是:可视化,使得企业现场人员能够迅速发现异常。
丰田社长张富士夫指出:“丰田生产方式是一种对异常情况进行管理的方式。”因为他认为:“没有异常的现场根本就不存在。而没有异常的后面,反而隐藏着重大的问题。”
因此,TPS中很重要的概念——“自 化”,其内涵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由机器一气呵成的“自动化”,而是“当机械化生产出现异常及不良品时,生产线能够停下来,从而保证质量”。丰田笃信:品质是制造出来的,而绝不是检查出来的。
“我们做好了准备等待着异常情况的出现,这样我们才能调查出原因,特别是原因背后的真正原因(丰田称为“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张富士夫说。
持续对现场进行改善,是丰田TPS管理的着眼点。而完成可视化,是一切改善的开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