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团队少一些问题,多一些绩效(1)
尽管按项目组成的团队工作模式越来越适合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但是,由于组织变革的复杂性和长期处于集权管理体系中的员工对团队运作方式的适应性不足,运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预见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找准原因,提前采取防范策略很有必要。
全面扫描现问题
缺乏沟通,协同不力
团队运作需要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在交流过程中,由于角度不同,观点上难免有分歧。如果因缺乏足够的沟通技巧,而引发不必要的争执,就会给团队工作气氛带来负面影响。目前较多的产品开发、知识服务等项目都以团队方式运作,而团队基本上都由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高学历员工构成。一方面,这类员工大多年轻、精力充沛、个性鲜明、自主性强、喜欢独立思考、渴望挑战等,这些优点使他们普遍能够适应工作强度大、挑战性强的工作;另一方面,这类员工职业经历不够丰富,不善于接纳不同观点,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协作性不足,这就必然会给团队工作效率带来负面影响,对于强调密切协作、集体目标导向的团队运作方式来说,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所以,如果发现团队成员之间但凡讨论问题,则必然鲜明对立,团队领导就应该保持警惕;如果有团队成员之间甚至发生拒绝共同进餐的现象,则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大权独揽,独断专行
如果在团队会议中经常出现只有团队领导侃侃而谈,而团队成员默不作声,或者总是满嘴的“可以”、“好啊”等简单赞同而从无异议,则这个团队的开放性必然存在问题。再者,要是团队领导对团队成员提出的观点采取简单否定、拒绝回应甚至讽刺挖苦等做法,而不是保持开放的态度,充分交流,及时反馈意见,就会造成团队成员工作投入水平降低,不推不走,不追不做。另外,团队更像深入敌后的一个野战小分队,队长对团队的生死存亡负主要责任,其压力可想而知。面对巨大的压力,一些不合格的团队领导往往会心理变形,一旦有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安排提出冲突性的意见,就可能会将其理解为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变得急躁,产生过激行为。这种情形更容易引起和强化独断专行、缺乏沟通的工作氛围。
混乱失序,绩效低下
团队目标是组织总体目标体系中的一部分,随着环境的变化,组织目标要作弹性调整,进而团队目标也要调整,如果团队不能有效地在计划管理、工作分工、资源配置方面作出适应性的安排,因滞后而导致目标与行为的冲突,就很容易导致大量的返工、频繁的计划修改、大量的突发性加班,这会使团队成员疲惫不堪、倍受挫折。这种局面往往发生在团队成立之初,原因是没有及时地提出团队总体运作思路和周密的工作计划并实施严格的计划管理,致使工作陷于被动。
激励不足,成员流失
很多团队是为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而从组织中抽调人员临时组成的,所以团队自身的稳定性就先天不足。另外,尽管充满挑战的目标、拓宽知识结构的机会、独特的工作方式,使得团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如果团队成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充分理解和认同团队的工作目标,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激励,感受不到工作技能的提升和工作成就感,取得成绩后也不能得到足够的物质回报,团队成员也必然会选择离开。团队成员的频繁离职会造成团队的结构性技能缺失,打击团队的士气,给团队绩效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出现团队生存危机。
孤军作战,缺乏支援
团队作为组织的一部分,如同人体的器官,需要组织提供足够的“能量和信息”,进行合理的授权和结构设计,使其拥有相对独立的“机能”。在组织设立项目团队时,往往需要从各部门抽调符合团队需求的人员,并安排足够的时间和资源用于团队工作,如果上级部门在人员调配方面不够重视,则被抽调部门出于自身利益会派出“次优”的员工给团队或干脆以人员紧缺为由拒绝支持,这将给团队带来先天缺陷。在团队运作过程中,需要与组织内其他横向的部门或团队建立联系,收集信息、获得反馈,这时如果上级部门不能够对团队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也往往是团队失败的主要原因。例如产品开发团队需要得到来自市场、生产、采购、工程等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如果各部门拒绝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不能积极地反馈意见,则新产品开发必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