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势将结构调整,大钢企或成最大赢家
钢材成本上涨、商业库存上升、需求趋缓、出口受阻,中国钢铁业目前正面临艰难处境,第二次“去库存化”将成为国内钢厂在高成本和竞争激烈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实际上,不仅是中国,全球钢铁产能都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坦言,下半年或至少是第三季度,是全球性的钢铁减产以应对钢价下跌的调整阶段。
业内人士和分析师指出,中国钢企失去了第一次“去库存化”时左右逢源的良好局面,目前正遭遇内外夹击的困境,监管层和行业协会数年推动无明显成效的钢铁业结构调整已面临“逼上梁山”之势,很难有回头的机会,减产成为下半年中国钢铁业的主题词。
中国自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玉米淀粉、医药及化工等商品的出口退税,将使部分钢铁企业生存更加艰难。
一般而言,行业重组对于龙头股或大企业最为有利。专家指出,此次结构调整或许也不例外,最终的受益者估计将是那些“有准备”的大型钢企。
实际上,自5月钢材价格不断下跌以来,随着铁矿石、焦煤等原燃料价格不断走高,一些企业已经难堪重负,陷入亏损。中钢协专家坦言,这种态势在下半年难以根本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