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与细,靖电管理致胜法宝

                          ——解读国电靖远发电公司“六精六细”管理体系

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以“六精六细”为核心,形成了靖电特色的精细化管理运作体系,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多层面的实践活动,使得多项有效管理举措渗透到该公司各个管理运营的工作面,目前已经成为靖电“推行精细管理、打造国电品牌”的有效管理法则。

在这个“细节决定成败”的时代,管理精细、注重细节成为企业抓好内控、实现效益增长的必然要求,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在管理细节和生产细节上做文章,出实招、求实效,采取了诸多有力举措,使得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赢在细节”。

搭建新体系,形成“六精六细”管理平台

靖电公司提出的“六精六细”精细化管理体系主要是指——“目标精、计划细;指标精、控制细;成本精,预算细;管理精、责任细;人才精、培训细;文化精、绩效细”。“六精六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构成了系统的精细化管理运作体系。

“目标精、计划细”。目标精就是以国电集团公司签订的年度责任书目标为统领,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企业决定性目标,实现精确目标,量化目标,形成公司、部门、班组、个人有效的目标链。计划细就是以国电集团公司批准的综合计划、大修理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全面编制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分专业、分层面分解细化下达计划。

“指标精,控制细”。指标精就是以技术经济对指标管理为契机,对照国际、国内先进指标,确定该公司TIMS指标管理控制体系,突出关键指标,分解辅助指标,形成公司、部门、班组三级指标。控制细就是建立对指标管理办法,细化管理单元和责任,细化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细化过程控制和措施落实,细化绩效考评和分析改进。

“成本精,预算细”。成本精就是围绕企业决定性目标,制定公司财务成本定额,细化成本单元和责任,形成关键成本和辅助成本定额管理体系。预算细就是全面细化该公司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从电力生产、电量销售、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存货、销售及管理费用到现金、损益、资产负债、资本等全面预算。

“管理精,责任细”。管理精就是不断完善管理内容、创新管理方式,明确管理责任、优化管理流程,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精细化、生产流程智能化、生产工艺最优化,保持三标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和高效运作。责任细就是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细化责任,建立管理科学的管理责任体系,达到“凡事有章可寻、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考核”。

“人才精,培训细”。人才精就是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成果,培养人才精英,根据该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依据储备人才计划,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和精英。培训细就是以培养、选拔、任用、输送、交流人才队伍及精英为目标,创新培训机制,优化培训方式,细化培训计划,强化培训工作,使人才充分涌动,人力资源有效配置。

“文化精,绩效细”。文化精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弘扬个性的企业文化和人文特色,有效提炼和总结创新靖电公司二十年来所形成的特色文化,有效做到和国电集团文化的有机融合和无缝链接,展示靖电文化精髓。绩效细就是结合公司目标,建立健全公司绩效目标考评体系,量化绩效考评指标责任,完善绩效评价评估体系,逐步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细化绩效考评和分析改进,全面提升管理、运行、检修整体绩效和个人绩效。

全方位实施,确保“管理精细、高效低耗”目标

靖电公司以“六精六细”为核心,详尽制定出台了《靖电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强调了生产管理、技术对标、星级创建、预算管理、设备检修、绩效考评、员工培训等25个方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

该公司针对全年生产经营重点工作,把全年各项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的目标分解,从确保发电任务完成、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强化设备管理、降低供电煤耗、控制综合水耗、减少燃油消耗等七个方面,对工作完成进度、质量、指标和效果等每个方面进行了专项细化分解,制定了200多项具体举措,使得精细化管理真正落实到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细节,真正做到“管理精细、高效低耗”。

该公司针对确保完成发电任务这一首要任务重点进行了细化,把发电量指标细化分解落实到了每季、每月甚至每日,根据甘肃电网调度需求,合理安排机组检修和技术改造,制定了保障电量完成的具体措施和考评办法。2006年,该公司面临发电负荷大幅度下降和调峰频繁的严峻局面,坚持以“零违章”确保“零事故”原则,一方面强化设备整治力度,保障安全稳发,确保机组根据电网需求快速及时投入运行,另一方面加强与电网调度的沟通,机组发电负荷严格“压红线”运行,保障电网安全,多项有效举措使得发电量分解指标得以顺利实现,2006年完成发电量48.58亿千瓦时。

靖电公司以“高效低耗”为目标,把眼光投向国内同类型机组的领先指标,制定了《靖电公司技术经济指标对标管理办法》,建立了8个门类共136个指标的三级对标指标体系。在企业内部深入开展各项经济技术小指标竞赛,鼓励“五小”创新,通过多种措施严格控制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发电水耗、起停机燃油消耗等经济技术指标。同时该公司通过实施增容改造、DCS改造、主附设备优化改造等多项技术改造,使得靖电发电机组在国电集团同类型机组中综合排名夺得第一名,机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位列全国同类型机组领先水平。

该公司以电量争取为重点,紧紧围绕电量促销、电价到位、电费回收、电煤供应等重点工作开展市场营销工作,及时与电网公司签订了《购售电合同》和《并网调度协议》,积极落实一号和三号机组增容改造后新增电量的上网电价,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加大电费回收力度,并通过合理调控统配煤,分析研究煤炭采购、运输、储存优化方案,力求质量、价格、比例的优化组合,有效地抑制标准煤单价的上涨。该公司还通过加强目标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以费用指标控制和资金管理为核心,不断完善定额管理体系,年内降低财务管理费用约600万元。

通过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靖电公司突出强化“用电、用水、用煤、用油、用材”的管理,抓好“废水、废渣、废灰、废油、废材”综合利用,组织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作贡献——职工节约行动”活动,深入开展节约“一克煤、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的节约“四个一”活动,进行员工电表、水表计量系统改造,强化节能知识宣传,员工节约意识明显增强,节能成效显著,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员工薪酬体系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按照“按劳取酬、奖勤罚懒”的原则,相继完善了运行、检修、管理等各级员工的绩效考评办法,使得员工工作业绩和劳动报酬紧密挂钩,在员工中营造了“崇尚业绩、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员工的自觉奉献意识,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工作能动性。

靖电公司在抓好经营生产工作的同时,全力加快靖远电厂一期扩建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积极争取项目选优和核准排序工作,通过不断细化和优化机组的设计和设备的选型,使得扩建机组的总体造价降低约5亿元,约为原计划投资的10.5%,大幅度降低了项目的建设投资,目前项目的可研收口工作已经结束,已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力争实现工程早日开工建设。

精细显实效,靖电管理换来累累硕果

通过实施以“六精六细”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体系,靖电公司2006年完成发电量48.58亿千瓦时,供电煤耗实现每千瓦时355克,至2007年2月4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900天,创历史最好成绩,厂用电率、综合水耗、燃油消耗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强化管理、细化运营,实施多项技术改造实现了机组出力的显著提高,由最初每台机组只有16万千瓦出力的情况,经过达产改造和增容改造两轮大型技术改造,每台机组容量增加到了22万千瓦,目前四台机组累计净增容量约22万千瓦,为靖电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最后一台机组的通流增容改造将于今年实施,届时靖电总装机将达到88万千瓦。同时,作为集团“十一五”重点项目的靖电扩建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不断优化,也将为项目核准创造必要条件。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无不归功于靖电公司深入推行“六精六细”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在靖电公司提炼形成的“三能”文化体系中,也把“集约经营、精细管理、和谐发展”作为靖电经营管理的“三大法则”,成为指导靖电未来发展的根本经营法则,又进一步延伸了靖电公司精细化管理的新内涵。“细化管理、控制过程、注重结果、追求效益”,靖电公司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了经济效益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稳健运营水平,增强了创效增盈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靖电自划转集团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A类企业”、四次荣获“国电一级奖状”,荣获国电集团首批“四星级发电企业”,在西北地区树立了“国电品牌”形象,真正成为国电西北地区的“标杆”。

 

上一条滁州供电:“细”微之处见“精”神
下一条丰田生产方式何以横扫全球?